秦楚網訊 通訊員 許海濤 報道:入冬時節,藍天白云下的圣水湖碧波蕩漾,新修的紅色游步道就像彩色的腰帶環繞圣水湖。一幅幅湖暢水清織成的錦繡畫卷,默默述說著十年如一日的治湖守井奮進之聲。
上庸鎮位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,鎮域內6萬畝圣水湖環繞千古上庸。近年來,該鎮持之以恒落實河湖長制,抓好生態保護工作,為‘一庫清水永續北送’當好守井人。為扎實推進“共抓大保護、當好守井人”黨建示范區建設,該鎮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余志剛為湖長的生態保護領導小組,先后以村、組、湖、河為點成立了“小湖長、小河長”,形成了點面結合的生態保護機制。在十年如一日不懈的生態保護下,該鎮域水質常年保持在Ⅱ類以上,先后獲評“國家級生態鄉鎮”、“國家級衛生鄉鎮”、“湖北省森林城鎮”、“湖北省旅游名鎮”和“荊楚最美鄉鎮最佳宜居獎”。
上庸鎮作為潘口水電站主淹沒區、安置區,移民搬遷后有200余名群眾靠捕魚為生,2020年7月,根據國家、省市文件要求,“三無”船舶一律上岸打號封存。為了加快推進禁捕退捕進度,該鎮第一時間安排部署,明確具體責任人,安排鎮直相關單位組成工作專班,針對各村不同的實際情況,制定相應的工作措施,限定整改時間。當年7月底,該鎮集中上岸封存“三無”船只209條、收繳漁網2500余副、拆除筏釣房26戶86間、浮臺26個、筏臺16個,妥善安置183戶漁民,在全縣率先完成轄區內“三無”船只及其它捕撈設施退捕上岸工作。
近年來,該鎮以落實河長制湖長制為抓手,增強“守護好一湖碧水”的政治責任,構建了覆蓋鎮、村、組河湖長體系,完善了加強河湖保護的制度機制,促進了綠色發展、轉型發展,河湖保護治理取得顯著成效。今年以來,該鎮再發力,把落實河長制湖長制與踐行新發展理念、打好三大攻堅戰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結合起來,切實保護治理好每一個湖泊、每一片水域。同時,聚焦短板攻堅,堅持精準施策,打好河湖保護治理攻堅戰、持久戰。突出問題導向,逐個落實、逐個過關,以此一體推動自然生態、社會生態、政治生態持續向好,推進水資源保護、水污染防治、水環境治理、水域岸線保護、水生態修復等各項保護治理。
為匯聚河湖保護治理的強大合力,今年四月,該鎮組建河湖長黨員護水隊,定期在圣水湖畔開展清理岸邊垃圾、愛水護水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。在護水隊的示范引領下,該鎮臨水的峪口、磨灘、吉魚等村先后成立11支村、組護水小分隊,共同保護生態環境。同時,該鎮利用無人機巡庫,庫區巡邏等推形成“天上看、地上查、湖上巡”立體化監管。 目前,該鎮設立鎮、村、組河湖長27名、累計巡湖達到300余次,清理水面漂浮物21萬噸,巡河發現并整改問題15個,及時有效解決了河湖健康的重點難點問題。同時建成2.4公里公里彩色環庫游步道,形成“彩帶環繞、水清岸綠、魚翔淺底、白鷺成群”的人水和諧的生態文明面貌。
該鎮黨委書記(上庸河湖長)余志剛說,上庸鎮將以守井人為責任,創新機制落實長效管護,發揮黨員示范引領,強化黨建與河湖長制落實有機融合,常態化開展巡湖護水活動,實現河湖長組織體系全覆蓋,創建人水和諧美麗的大美上庸,達到治了河湖美了環境富了百姓。